成人直播

精彩回顾 | 2025年成人直播 优秀高中生 “走近化学”暑期科学营
时间:2025-07-29 浏览次数:10

7月14日至18日,2025年成人直播 优秀高中生“走近化学”暑期科学营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高中生们齐聚复旦,开启了一段沉浸式的化学探索之旅。

在充实紧凑的日程中,营员们通过5场前沿学术报告、4组大中衔接实验课程、科创立项指导、实验室参访、交流研讨等多元化的途径深入接触化学学科,感受了化学的魅力,对未来的学习发展路径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也与来自各地的伙伴们结下了友谊。这段在复旦度过的科学夏日,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暑期科学营师生合影

01 专家讲座 | 触摸化学最前沿的“心跳”

《化学键:缤纷物质世界的“魔法”力》——周鸣飞教授(成人直播 主任、国家高层次人才)

成人直播 主任周鸣飞教授作开幕报告,报告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化学键基础与分子轨道理论,并介绍突破性前沿成果:挑战过渡金属(副族)元素最高化合价极限的九价铱(Ir)化合物(IrO4+),和打破主族元素硼(B)难以形成多重键观念的OC-B≡B-CO分子。

营员谭同学说:“周教授的讲座让我印象深刻。讲座内容将前沿科学知识和化学原理结合,通过分子轨道理论和电子离域的思想抓住了化学键的本质,让我对一些复杂的成键方式有了新的理解。”

《从“电子芯”到“微型实验室”——探秘微流控芯片》——方雪恩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

报告揭秘了微流控芯片技术如何集成实验室功能于微小芯片,阐释其原理、优势及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阔前景,揭开了微流控技术的神秘面纱,让营员们深刻理解了这一前沿技术对实验方式的革新及其广阔应用前景。

《星际分子的发现与化学演化》——曾小庆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

报告讲述如何利用“中国天眼FAST”等探测星际分子,揭示星际分子可以改变人类对地球生命的认知,并介绍了关键的星际分子探测技术——低温基质隔离光谱,使营员们深刻感受到化学家们如何实现在实验室“触摸”并解析那些转瞬即逝的星际奥秘。

《神奇的手性化学》——朱灿青年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

报告向同学们阐释了手性化学的核心定义,指出手性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在农药等其他精细化学品领域的应用差异,向营员们展示了手性化学绝非抽象理论,而是深刻影响着医药健康、农业生产、材料科学等多个重要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

《稀土功能材料》——冯玮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

报告详解了稀土功能材料在高性能永磁体、先进储氢材料、高效发光材料、高灵敏度闪烁体及高性能催化剂等领域的核心应用与前沿进展。这些应用实例向营员们生动展现了稀土材料作为现代科技产业基石的重要性。

02 大中衔接实验 | 激活课本知识

为了突破课本局限,科学营为营员们安排了四组18小时的大中衔接实验课程,使同学们得以在实践中深化知识理解,真切体验化学世界的奥妙与实验探究的乐趣。实验课程采用小班制教学(平均每16位同学配备一位带教老师和两位助教),确保每位营员都能在充分指导下动手实践。

在实验室里,营员们收获了远超课本的宝贵体验。营员游同学表示,亲身体验无机与有机实验的具体操作,并学习撰写实验报告,让她初步了解了本科化学学习的流程,加深了她对化学专业学习的向往。陆同学对走进专业实验室、接触从未了解过的实验感到新奇。在老师和助教的指导下,操作专业设备仪器并顺利完成实验,带给他实实在在的收获感。达同学则深刻体会到“试错”是科研的常态:“综合的实验能力,包括接受不成功的结果、总结失败原因并在后续避免重复犯错,至关重要。”

这段经历不仅让营员们亲手触碰了化学的脉络,更在操作、观察与反思中,点燃了探索的热情,磨砺了科学思维。

《光敏化合物的制备及成像应用》

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营员们体验了蓝晒法印像实验,从制备光敏材料开始,创作独特的蓝晒作品。当将设计好的图案作为模板覆盖在感光纸上,置于光线下曝光时,神奇的光化学反应便悄然发生。营员们充分发挥创意,印制出风格多样的蓝晒作品。这些凝结了化学智慧与艺术巧思的作品,最后被塑封保存,成为同学们带回家中珍藏的独特科学营纪念。

营员张同学认为蓝晒实验是操作较为复杂的一个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考验了动手能力也注重了学科专业素质的培养。”实验结束后,何同学分享道:“(蓝晒实验)很有意义,就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析出的晶体你无法预测,晒出的照片永不重复。”

《稀土铕(Eu)荧光配合物的合成》

通过该实验,同学们学习了稀土铕元素的发光原理,在老师指导下合成了铕配合物,并在紫外灯下见证了鲜艳而明亮的稀土发光现象,直观感受到稀土元素的神奇,认识到中国稀土产业与前沿研究的重要性。

营员邓同学对指导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指导印象深刻。陆同学则分享了实验带来的新奇体验,特别是看到自己制备的样品发出荧光的满足感。

《牛奶中酪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在有机化学实验环节,营员们学习利用等电点沉淀分离酪蛋白,通过双缩脲、蛋白黄、茚三酮反应进行经典鉴定,将抽象蛋白质性质转化为直观色彩变化,深化了理论理解,锻炼了实验技能。

营员周同学对该实验印象深刻。他提到,实验不仅验证了高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更让他特别感受到老师们耐心细致的操作指导。卢同学则说:“(在实验中),我不但掌握了布氏漏斗等专业操作,还深化了数据分析与团队协作意识,突破了高中实验的认知边界。”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营员们走进复旦江湾校区化学楼大型仪器平台实验室,亲手操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两种大型仪器,观察Cu₉S₅纳米颗粒精细结构,分析自制的铕荧光配合物晶体与元素组成,让微观世界触手可及,体验尖端分析技术。

营员范同学分享道,首次接触如此高级精密的电镜设备,不仅极大拓宽了她的科学视野,更在操作实践中提升了实验能力,让她对现代化学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卢同学说:“当屏幕上清晰呈现出材料的清晰结构时,那种探索未知的成就感让我对科研工作产生了更深的向往。”

03 科创初体验&交流研讨 | 迈出学术科研第一步

高中生科创立项指导

为增强营员们对科学研究的综合认知、激发高中生科创热情,科学营安排了科创立项讨论环节,邀请乔亮教授和李巧伟教授对高中生科创项目进行立项指导。导师们系统介绍了从选题策略、课题执行到成果总结与成长反思的科创全过程,指导大家自主设计简易课题框架,并提供优化建议。

营员李同学在首次设计科创项目后坦言,这一过程让他深刻见识到同龄人思维的先进,同时也清醒意识到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而张同学则从科创立项指导中获得了不同维度的成长:“亲自体验了青少年科创的完整流程,并在老师专业引导下对已有科学见解实现了有价值的更新与迭代。”

学长交流

科学营期间,10位来自成人直播 的学长学姐与营员们围坐畅谈,分享在成人直播 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从课程学习到实验室日常,从社团活动到海外交流,学长学姐们用亲身经历为同学们描绘出立体的大学生活图景。借此机会,营员们不仅增进了与身边同学的了解,也对学长学姐们的大学生活有了更多认识、对成人直播 产生了更深的向往。

04 结营 | 收获证书,种下梦想

7月18日下午,营员与家长齐聚成人直播 江湾校区化学楼,共同参加本次暑期科学营的结营仪式。教务处副处长(挂职)、成人直播 教授冯玮老师介绍了成人直播 的学科综合实力、人才培养以及校园生活图景,并系统介绍了成人直播 的核心优势。最后,冯玮老师为全体营员颁发结业证书,并由成人直播 党委副书记秦枫老师为在实验操作、学术研讨及团队协作中表现突出的同学颁发“优秀营员”证书。

充实而有趣的科学营圆满落幕,科学的种子已悄然播下。这段在复旦度过的夏日,将成为营员们未来探索化学世界、追寻科学梦想的宝贵起点。